发布
首页 > 吐槽/问答 > 互联网 > 苏州地铁11号线防汛大招上线!智能监测守护汛期安全,九大站点联手出击!

苏州地铁11号线防汛大招上线!智能监测守护汛期安全,九大站点联手出击!

随风起舞 发布于 2025-05-21 13:18 浏览:3次


苏州地铁11号线防汛大招上线!智能监测守护汛期安全,九大站点联手出击!
  • 分类 互联网
  • 有效期 永久有效

联系TA

抱歉,此用户暂无联系方式
苏州地铁11号线推出全智能防汛体系,九大监测站现已联动上线,共同守护汛期安全,该体系通过高科技手段,实时监测水位、降雨量等数据,实现智能预警和快速响应,有效提升防汛抗灾能力,确保地铁运行安全及乘客出行无忧。

苏州地铁11号线全智能防汛体系正式上线 九大监测站联动守护汛期安全

苏州地铁可是下足了功夫,听说苏州地铁11号线全智能防汛体系正式投入运行了,这可是长三角地区首个地铁气象服务决策系统哦!市交通运输局与气象局联手打造的这套系统,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说到这套系统,它可不是闹着玩的,一口气建了9处专业气象站,从阳澄湖东站到花桥停车场,全线关键点位都被覆盖了,这9个站点的选址可是大有玄机哦!阳澄湖东站守着水域要道,玉山广场站盯紧城市核心区,就连车辆段和停车场都装上了专业设备,特别是那个能测10级阵风的超声波风速仪,还有能识别0.1毫米降水量的高精度雨量计,这些黑科技让防汛预警能提前半小时发出。

想象一下,工程师们在祖冲之控制中心的大屏上,实时滚动着红橙黄蓝四色预警地图,哪个站点积水超限,哪段轨道风速超标,都能分分钟锁定位置,这简直就是一场高科技的防汛战斗啊!

光有监测可不够,苏州交通部门这回可是玩的组合拳,他们搞了个“3+3+2”防汛联动机制,简单来说就是地铁站、周边商圈、街道社区三方联防,再加上排水、电力、通讯三大保障系统,最后配上专业救援队和志愿者队伍双重保险,这简直就是一道坚实的防线!

说起物资储备,那数字看着就让人安心,全线备着16207件专业防汛装备,光是大扬程水泵就有58台,每台每小时能抽排200立方米积水,更贴心的是每个出入口都备着防滑地垫三件套,下雨时铺吸水垫,积水来了换防滑垫,万一水位暴涨还有带反光条的应急导流垫,这些可都是应对暴雨的“秘密武器”。

专业救援方面更是下足了血本,机电工务专家带队的3支特种抢险队,个个都考取了潜水救援证和高压电工资格,27个车站还有自己的防汛突击队,760名员工里不乏参加过郑州暴雨救援的老兵,他们的实战演练模拟隧道进水的同时还要处理接触网漏电,这种多灾种叠加演练今年已经搞了124场,最酷的是他们的AR培训系统,新队员戴上眼镜就能模拟暴雨中检修设备的场景。

智慧防汛方面的新招数更让人眼前一亮,系统接入了气象卫星云图和太湖水位监测数据,遇到台风过境时,能自动生成列车降速建议和站点限流方案,乘客还能实时查看各站点积水深度,收到量身定制的换乘避雨路线,这不就是把科技送到乘客身边了吗!

要说这套体系的创新之处,还得数那个智能水位预警链,从轨道区间到出入口总共设了五级水位警戒线,第一级水位触发自动排水,第三级就联动关闭电扶梯,等到第五级直接启动防淹门落锁程序,连市政管网都参与了进来,哪个站点开始积水,不仅站内水泵会启动,连市政管网的排水口都会自动转向支援。

对于普通乘客来说,变化可能藏在细节里,车站新增的防汛科普墙用漫画形式讲解暴雨时如何配合安检,还有模拟水位的互动体验区,带着孩子坐地铁的家长们注意了,站务员可能会送上一套防汛飞行棋,边玩边学逃生知识,就连卫生间都暗藏玄机,新装的防溢流地漏和自动升降挡水条,保证再大的雨也不会“水漫金山”。

这次防汛升级最硬核的当属全息感知系统,在重点区间布设的光纤传感网络能感知0.01毫米的隧道结构变形,还有正在测试的隧道巡检机器人,这些戴着探照灯的小家伙们能在积水里游动检查,发现裂缝立即用激光扫描建模,听说未来还要给列车装毫米波雷达呢!这可真是让人期待啊!

看着这一整套防汛体系真是让人不得不感慨苏州城市治理的精细程度啊!从每站独有的应急预案到多方联动的响应机制从科技感十足的监测设备到充满人情味的便民措施既展现了硬核的科技实力又保留了江南城市特有的温度随着雨季来临这套智慧防汛体系正守护着每天20万乘客的出行安全下次坐11号线时不妨多留意站厅里的新变化这些藏在细节里的用心是苏州给市民最好的“安全告白”。

收藏
点赞

该信息由网友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信息的网友负责。本站对其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担任何责任。

友情提示:提高警惕,谨防诈骗


相关推荐

用户中心_登录模块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