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
首页 > 吐槽/问答 > 互联网 > 上海街头玻璃纤维护栏老化,市民遭遇扎伤,公共设施安全问题需关注。

上海街头玻璃纤维护栏老化,市民遭遇扎伤,公共设施安全问题需关注。

随风起舞 发布于 2025-05-26 17:13 浏览:2次


上海街头玻璃纤维护栏老化,市民遭遇扎伤,公共设施安全问题需关注。
  • 分类 互联网
  • 有效期 永久有效

联系TA

抱歉,此用户暂无联系方式
上海街头出现玻璃纤维栏杆扎伤市民事件,引发公众对公共设施老化隐患的关注,这一事件提醒着城市管理者需加强对公共设施的维护和更新,确保市民的安全,玻璃纤维栏杆虽具有轻便、耐用等优点,但老化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市民受伤事件应成为城市安全管理的警钟,促使相关部门加强巡查,及时更换老化设施,确保城市运行安全。

3.jpg

上海市民们似乎遇到了一些小麻烦,不是大事件,但足够让人头疼,走在街头,不经意间,你可能就会被一种看似无害的“隐形刺客”伤到——那就是街头巷尾的玻璃纤维栏杆。

多位市民反映,浦东新区的张东路张家浜桥以及沪宜公路的部分路段,这些栏杆成了市民的“隐形刺客”,轻轻一碰,皮肤就会感到刺痒,甚至可能扎伤,一位家长说,孩子不小心碰到后,手掌扎入了细密的纤维,即使就医也无法完全清除,只能等待自然代谢。

在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的遭遇,王先生在沪宜公路马陆段工作,3月份就因为扶了一下栏杆而受伤,他投诉后,虽然涉事栏杆被拆除了,但其他地方类似的隐患仍然存在。

记者实地探访发现,这些“问题栏杆”普遍存在表面粉化现象,夜晚灯光下,张东路桥梁护栏的玻璃纤维反光,形成了一种“亮晶晶”的视觉效果,而沪宜公路的栏杆老化更为严重,纤维呈网状突起,稍微一碰就会粘连皮肤,虽然有些市民表示会主动避开这些栏杆,但半小时内还是有不少行人无意识靠近,经提醒后才惊觉危险。

这些护栏背后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十年前,调查显示,这些栏杆采用的是当时很流行的玻璃钢(GFRP)材料,浦东东宝市政公司解释,这种材料因为轻便、耐腐蚀等优点,曾一度成为桥梁建设的优选,上海市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也证实,玻璃钢在早期使用中的性价比很高,但是长期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导致表层树脂降解,露出了内部的玻璃纤维。

养护单位坦言,这类材料一般7-8年就会出现老化,实际寿命则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虽然日常巡查包括每日目检、月度详查和三年定期检测,但主要关注结构安全,栏杆表面的状况很难通过车巡发现,这也暴露出了一种隐忧:一些安全隐患往往依赖于市民的投诉才能被发现和处理。

面对这些问题,不同路段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案,张家浜桥计划通过打磨刷漆进行修复,而沪宜公路因栏杆结构特殊,需要整体更换,虽然新护栏将弃用玻璃钢材质,但专家建议管理部门建立专项排查机制,对玻璃钢护栏进行“体检建档”,优先更换人流密集区的设施,短期内应在隐患点设置警示标识,市民们也表示,公共设施维护应该前置,而不是等到出了问题才行动,毕竟安全无小事嘛!

看来这次的小插曲也提醒了我们:公共设施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个问题,加强排查和维护工作,毕竟谁都不想被这些看似无害的“隐形刺客”伤到呢!同时我们也要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注意防范这些潜在的危险源,让我们一起努力打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公共环境吧!

收藏
点赞

该信息由网友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信息的网友负责。本站对其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担任何责任。

友情提示:提高警惕,谨防诈骗


相关推荐

用户中心_登录模块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